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Matebook筆電起死回生!? 傳AMD有望供貨給華為、Intel也有機會跟上
最近中美貿易戰打得激烈,華為受到美國的最新制裁而身陷困境,現在傳出AMD已獲准向華為恢復供貨,成為華為遭封殺後第一間恢復供應的業者,而對手Intel稍早在市場傳出也獲得批准了,華為終於要得救了嘛? 據外媒報導指出,在9月19日舉辦的德意志銀行技術會議上,AMD副總裁Forrest Norrod證實,已取得向美國黑名單中的部分公司銷售自家產品的許可,外媒推測這是AMD在暗示能夠恢復對華為的正常供貨。這將是自9月15日起美國對華為禁令生效後,首家公開表示獲准向華為供貨的廠商。 Forrest Norrod同時也表示,即便新一輪的禁令有許多不確定性,但AMD會100%遵守美國法律規範,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AMD可以和已被列入黑名單的客戶或潛在客戶合作。而基於目前獲得的許可,可以預期目前的情勢並不會對AMD的業務產生重大的影響,雖然目前無法確定恢復供貨華為,但這也暗示著好消息可能不遠了。 另外稍早有消息稱,AMD的對手Intel也已經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許可,可向華為供貨,但這項消息目前還沒有證實。不過有媒體指出,即便AMD能夠恢復供貨,但在三星、美光、索尼等面板、儲存晶片及COMS圖像傳感器廠商都已斷供的狀況下,華為的電腦出貨仍大受影響,玩家們還要再等等。 中美貿易戰開始後華為危機四伏,慘遭封殺加上各種斷供,AMD獲得供獲許可的消息無疑是一盞明燈,現在許多業者都表示已向美國提交供貨申請,希望未來我們還能持續見到Matebook的身影啦!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就是要與眾不同才厲害!技嘉新推白色系RTX 3080 Vision OC與渦輪單風扇RTX 3090 Turbo顯示卡
隨著一批批的RTX 3000系列顯示卡開賣,不難發現各家首發版本的顯示卡的外觀都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不論是RTX 3080還是RTX 3090基本上都是漆黑的金屬外殼配上三風扇的設計,如果把LOGO遮起來,還真的是有些難以分辨各家顯示卡的差別;顯卡大廠技嘉(GIGABYTE)發現到了這一點,因此為玩家們帶來極具視覺衝擊性的兩張全新產品。 先來說說主攻主流高階玩家的RTX 3080 Vision OC,其外觀採用相當時尚搶眼的銀白配色,外殼移除的電競顯卡常有的稜稜角角,改為平面的設計,搭配金屬髮絲紋的外觀為顯示卡帶來一種「高冷」的視覺風格。除此之外,顯示卡頂端攏起的部分,技嘉也一樣進行了削平處理,並且以類似銘板的概念將設計成了鏡面,搭配支援自家RGB FUSION 2.0燈效功能的「GIGABYTE」LOGO。 而在高階顯示卡最為注重的散熱方面,RTX 3080 Vision OC使用厚達6mm的銅質散熱片,搭配比主機板本身還要更長的散熱導管,因此顯示卡的在尾端背板上也開有散熱孔洞,讓熱量能夠有著更大面積發散空間。 目前這張顯示卡已經出現在台灣的上,有興趣的玩家不妨多加關注。 如果說RTX 3080 Vision是因為色彩而吸睛,那RTX 3090 Turbo大概就是因為其大膽的設計成為焦點了。之所以會這麼說的原因在於RTX 3090 Tubro既不是使用自家的三風扇,也不是使用公版的推拉式雙風扇,而是採用與目前隔壁棚AMD公版顯示卡相似的「渦輪單風扇」設計!也因此RTX 3090 Turbo在整體視覺外觀上相當的乾淨平整,搭配純黑色的外觀與白色的線條點綴,看起來頗具精品感。 RTX 3090 Turbo在外觀上的與眾不同也表現在電源的輸入上,不同於其他RTX 3090系列顯示卡需要使用8+8+8 Pin或是特製12 Pin來進行供電,RTX 3090 Turbo僅需「8+8 Pin」即可,同時插孔的位置並非在一般高階顯卡常見的頂端,而是開設在尾端的位置。 最後,這張顯示卡還經過「薄型化」設計,整體厚度只需要占用「2格擋板」的空間,與其他需要占用3格擋板的同規格大塊頭相比,RTX 3090 Turbo顯得就嬌小迷你不少。 RTX 3090 Turbo如此全方位大膽且激進的設計究竟是否會對對顯卡性能造成影響目前尚不得而知就是了,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小編再為大家進行開箱測試,所以有興趣的玩家記得持續鎖定PCDIY!獲取最新的電腦產品實測和消息。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Intel於最新Compute執行函式庫加入Rocket Lake CPU和Xe DG1 GPU的支援,宣告11代即將來臨!
Intel於2020年5月27日正式開賣其第10代Core家族桌機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S),同樣是14nm製程,最高旗艦版本的單一核心爆發時脈最高可達5.3GHz,搭配Intel 400系列主機板,提供PCIe 3.0的規格,讓玩家們擁有更好的效能。 然而2019年AMD早就推出7nm、PCIe 4.0的桌機處理器,不管是多核心數量、效能與價位上,都比Intel的產品擁有更高C/P值。對Intel來說,推廣自家10代家族可說是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然Intel的第11代Rocket Lake-S處理器其實也早在研發當中,是首顆支援PCIe 4.0規格的處理器,搭配最近NVIDIA發表RTX 30顯示卡的PCIe 4.0規格,才是最佳搭配。只是Intel今年的主力是第11代Tiger Lake行動處理器平台,以及Xe繪圖晶片家族,在9月初發表之後,預計最快10月就會有各式第搭載11代Core處理器的筆電上市,因此Rocket Lake-S的發表應該是會放在第4季或是明年第一季才上市了! 然而就在Intel準備忙著上市其Tiger Lake處理器家族之際,該公司於GitHub放置的compute-runtime (運算執行函式庫)裡面,加入了Rocket Lake桌機處理器與Xe GPU處理器的支援,等於是宣告其11代CPU和獨顯產品的發展已趨成熟,也代表一些策略夥伴已取得Sample,準備可以開始測試其穩定性與效能了! Intel在GitHub上放了的新增硬體支援列表。將該網頁往下捲動,可以看到Important changes的部份,就明寫著支援新的DG1裝置,以及Rocket Lake的支援。由於此函式庫支援DG1,因此可以看到程式碼裡面增加了兩個裝置ID,雖說DG1已經有更多裝置揭露出來,不過,Rocket Lake的支援才是重點。 雖說Intel在5月底正式開賣第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之際,已信誓旦旦地跟3C通路商表示,會主力推10代處理器,11代的Rocket Lake-S不會在今年推出,讓3C通路商可以安心的進貨Comet Lake-S與400系列主機板。只是,由於AMD的產品實在香,讓Intel在推廣10代處理器時遇到頗大的挑戰,在行銷文案上只能用遊戲與真實應用程式下會有更多優勢來強打對手AMD,但卻絕口不提其在創作類應用以及C/P值上的劣勢。 尤其最近Intel把許多產品EOL(如8代Coffee Lake-S)之後,讓許多I粉覺得這次的10代Comet Lake-S,非常明顯就是過渡性產品,不想買到「10」代的眼淚,那麼還是寄望在11代Rocket Lake-S處理器好了,畢竟11代正式支援PCIe 4.0,搭配PCIe Gen.4顯示卡或Gen.4 SSD之後,整體系統效能才會有明顯的向上提升。至於DDR5還好,就再等下世代處理器吧! 在效能方面,據悉Rocket Lake將提供比Skylake架構快20%的IPC(每時脈執行指令數),在。因此Rocket Lake-S的效能將會比以往處理器更明顯,再搭配PCIe 4.0的幫助,以及可能那時候500系列晶片組也發表之下,Rocket Lake-S將有機會碾壓AMD Zen 2架構的處理器。 因此,Intel現在的決定可說是非常關鍵,Rocket Lake-S在第4季發表的話,等於是宣告Comet Lake-S時代的結束。然而AMD即將於10月8日正式發表其Zen 3的桌機處理器,該處理器勢必將讓Comet Lake-S在市場無立足之地,因此也許Intel也在等AMD出招之後,再來看是要在第4季中後期發表Rocket Lake-S,還是乾脆等2021年第1季再來發表。 由AMD在2019年第3季鳴槍,正式帶領處理器、顯示卡並聯袂SSD廠商進入PCIe Gen.4的時代,雖說NVIDIA與Intel還在PCIe Gen.3時代,但到了2020年第3季之後,首先是NVIDIA正式推出支援PCIe Gen.4的RTX 30系列顯示卡,至於Intel支援PCIe Gen.4的Rocket Lake-S家族處理器,也蓄勢待發。 因此,接下來2020年第4季,也就是歐美的年終購物季,可說是非常精彩,包含次世代遊戲機(Xbox Series X | S與PlayStation 5)也要上市,各式新3A級遊戲大作也將上市。而此時支援PCIe 4.0的Tiger Lake筆電也將上市,就看Intel的桌機平台,是否要在其他廠商全面進入PCIe Gen.4之際也跟著出席,讓Rocket Lake-S在第4季上市,就看Intel的棋子怎麼下了。 但不管Intel的決定如何,消費者在組裝電腦時,記得多看多比較,以免買到「10」代的眼淚喔!XD
-
效能僅超越RTX 3080 10% ?!、RTX 3090效能曝光:發揮點可能不在遊戲上
先前!輕鬆達標4K@60Hz標準,不過老黃發表會現場其實還有拿出「猛獸級」RTX 3090,標榜著作為Titan系列的替代品,搭載24GB GDDR6X的誇張大容量,效能老黃當時也說超越RTX 2080 Ti。如今在RTX 3080效能公布後,我們其實已經略知一二,RTX 3080的效能確實也是超越RTX 2080 Ti沒錯,雖然老實說差距並不非常大,但實際強大之處在於光追效果和4K@60Hz的穩定性。也因此,在上面還有老大哥RTX 3090的情況下,其效能也就更加令人期待。 不過最新的爆料卻顯示,RTX 3090的效能表現或許只超越RTX 3080約10%而已...也讓部分玩家感到失望,怎麼說也應該再提高50%吧XD!不過即便如此,考量到RTX 3090本來的定位,或許它真正發揮效能的地方本就不單單只是在遊戲上。 先說這次流出的效能數據吧!YouTube頻道TecLab近期曝光新卡效能,RTX 3090約只比RTX 3080快10%而已,它們使用的平台為Core i9-10900@5GHz,搭配32GB DDR4-4133,雖然曝光內容中並未實際提及RTX 3080和RTX 3090名字,但以人民幣「5000元」和「萬元」兩種型式說明,相信大家也不難猜測了~ 這樣的表現以一張台幣要價4.7萬的顯示卡來說,確實有些差強人意,不過正如前文所提,它鎖定的目標玩家或許本就不是「單純的玩家」,畢竟光是它搭載24GB GDDR6X記憶體這點就已經完全跳脫當前顯示卡定位,主要還是像原先的Titan系列顯示卡一樣,鎖定的目標客群是專業的創作者、繪圖者等等,這邊說的可不是一般的YouTuber創作者,而是更專業的創作者,例如在工程領域、醫療領域等等有繪圖需求的用戶,才會是這次RTX 3090要鎖定的目標。 這樣的結果老實說以過往Titan系列的定位來說也並不意外,像是最近新推出的《末日之戰重製版》,外媒測試Titan RTX在該遊戲上的效能表現,在最高畫質設定下,該顯示卡僅在8K解析度中獲得不到20 FPS的表現、即便畫質調整成「中畫質」,FPS也只有平均30多。雖然這是8K解析度的問題,但畢竟Titan系列顯示卡本就不單單只是為了遊戲,創作相關的才是本業,這也同樣印證在RTX 3090上,隨著效能正式公布的時間越來越近,相信會看到更多相關的數據,只能拭目以待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技嘉AORUS「超飽和散熱」線上發表會直擊: RTX 30系列散熱再進化!同步發表多項GIGABYTE新品
隨著RTX 3080在昨日轟動上市,技嘉(GIGABYTE)也於今日凌晨1點舉行「AORUS RTX 30 超飽和散熱」的線上發布會,這次不但邀請到全球知名科技YouTube「Linus Tech Tips」為大家介紹獨家的「超飽和散熱」(MAX-Covered Cooling)設計外,也在發表會中揭露了這次RTX 3080的遊戲效能,更詳細的內容讓我們往下看吧。 技嘉在顯示卡的散熱技術已經發展超過15年,這次推出的新技術「超飽和散熱(MAX-Covered Cooling)」,就是為了提供玩家們優異的效能和最佳的體驗,這項技術一共有三個特點。 第一項為疊合扇設計,讓三風扇能覆蓋所有鰭片確保散熱,二是風爪靜葉設計,在顯卡風扇的下方植入了固定式風葉結構,能夠增強整體風壓催生更好的散熱效率,最後一項為抗擾流的風扇正逆轉設計,AORUS團隊透過將顯卡中間的風扇轉向改變,讓氣流不會互打,整體進風效率大幅提升,同時技嘉打造出業界最大的風扇設計,讓最新的RTX 30系列顯卡的溫度有保障。 緊接在後就是大家敲碗等很久的實際效能表現,在線上發表會中分別應用GTX 1080 Ti、RTX 2080 Ti和主角AORUS RTX 3080三張顯卡,實際測試了《GTA V》、《碧血狂殺2》和《古墓奇兵:暗影》等幾款遊戲,可以看出AORUS RTX 3080不管在效能還是溫度上表現都更加優秀。(小編也想要一張阿XD!) 除了針對超飽和散熱發表外,技嘉也推出了幾款新品,像是P850GM電源供應器,擁有80+的金牌認證和全模組設計,能與新世代的技嘉AORUS高階顯示卡完美相容,還有世界第一款KVM的電競螢幕,只要透過一組鍵盤滑鼠就能控制多個設備非常方便。 看完整場發表會大家肯定被燒得不要不要,這次新技術超飽和散熱表現十分優秀,效能進步的同時溫度卻降低,只可惜目前的價格還沒公佈,如果對AORUS RTX 30系列有興趣的玩家,就請持續追蹤我們的訊息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85Q7TDFrk ▲AORUS RTX 30超飽和散熱!技嘉線上發表會。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超乎預期!NVIDIA RTX 3080上市後被秒殺、NVIDIA出面道歉
昨晚,萬眾期待NVIDIA次世代顯示卡30系列中的RTX 3080終於解封,小編也即時帶大家了解了RTX 3080的效能,還有與20系列的比較後,大家應該已經很清楚這次RTX 3080的實力有多麼厲害!然而在上市後馬上就銷售一空啦!真的太多人搶啦! 全球湧現的搶購熱潮也讓NVIDIA表示,雖然在開賣時已確認全球50多家主要零售商都有準備一定的庫存量,但開賣後所湧現的大量流量,瞬間讓NVIDIA商店癱瘓,但官方已經即時解決狀況並開始銷售及註冊,不過面對成千上萬的人正在考慮升級,這些庫存量肯定不夠,而目前也在以人工的方式檢查訂單來防止黃牛用機器人來搶貨(但僅限透過NVIDIA商店購買顯卡的買家)。 此次RTX 3080屬於高階顯示卡,雖然都是RTX 3080,但因為各家廠牌的調效不同,價格上會有所差異,約落在新台幣21000元到25000元之間!這價格已經與一些RTX 2080顯示卡重疊(比RTX 2080還要強大的效能,大家肯定是挑RTX 3080的啊!) 這次販售情況,讓小編很期待接下來的RTX 3090、RTX 3070甚至是未來的RTX 3060,是否會持續延燒這波搶購潮,先撇開RTX 3090不說,畢竟被視為Titan的後繼產品,客群較為小眾(但也不好說啦XD),RTX 3070與RTX 3060肯定是一般玩家或是消費者所鎖定的目標之一(希望到時開賣NVIDIA能準備更多庫存阿XD!)而這次沒搶到RTX 3080的朋友也沒有關係,因為據傳還有張顯示卡會發表,有大容量記憶體需求的朋友不妨可以考慮再等等!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NVIDIA RTX 3080傳會有20GB版本,以與接下來AMD的Big Navi 16GB抗衡,並滿足超大型4K光追遊戲需求
NVIDIA終於正式開賣其GeForce RTX 3080顯示卡了,雖然一上架就秒殺,目前全球缺貨,通路商電話被打到爆,由此可知RTX 3080顯示卡的魅力讓玩家為之瘋狂! 然在NVIDIA的白皮書(現已下架)裡面,有標示到GeForce RTX 3080 10GB Founders Edition的規格,這已暗示會有其他記憶體容量版本,再加上其內部Roadmap也洩漏PG132 SKU 20的電路板設計,也就是傳說中的RTX 3080 20GB版本,只是這個版本尚未對外公佈。也許NVIDIA正在等AMD的 Radeon RX 6000系列發表之後,再來看市場狀況來決定是否要推出這個20GB的版本。 由於AMD這次預計於10月28日正式發表基於RDNA 2架構的Radeon RX 6000系列,其中Big Navi版本(可能命名為Radeon RX 6900)配置了16GB的記憶體,因此就資料存取量來看,Big Navi還是比現有的RTX 3080 10GB版本還佔上風(售價上也是)。以效能來看,也許在Full HD、2K之下,RTX 3080 10GB可能有勝算,但在4K之下,RTX 3080 10GB很可能就無法比Big Navi的16GB抗衡了,或是效能非常接近。這也就是為什麼NVIDIA還埋了一步棋,也就是準備好RTX 3080 20GB的版本,等AMD發表之後再來做因應。 至於是否真的需要用到20GB?以當今的遊戲越來越講究畫質來看,隨便一套破100GB的大型遊戲,在4K解析度之下,再開啟光追特效,RTX 3080 10GB就可能餵不飽這些怪獸級遊戲。例如《模擬飛行2020》(Flight Simulator 2020) 開4K幾乎就吃滿10GB、《決勝時刻: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開光追特效時10GB也幾乎滿載、《碧血狂殺2》(Red Dead Redemption 2)開所有特效更是直接跟你說16GB吃不飽。因此,當Big Navi都配置16GB之下,RTX 3080的確有出20GB的必要,就看老黃什麼時候出招了! 也就是說,現在想搶進RTX 3080的玩家,現在沒貨,而且2個禮拜內可能不容易買到,這可能表示要你再等等,畢竟新遊戲都要11月才上市,而且後續可能會推出RTX 3080 20GB版本,也許售價高一點,但這個版本是確保可以滿足現今與未來4K光追遊戲的需求,既然要換卡了,那麼是否可以再忍一下,等Big Navi上市之後,或是等RTX 3080 20GB版本推出之後,再來考慮。若真的等不及的話,且預算無上限,那麼要不要考慮9月24日推出的專為遊戲與創作者所打造的RTX 3090 24GB呢? XD
-
風之力三風扇搭刀鋒扇葉正逆轉,GIGABYTE RTX 3080 GAMING OC 10G顯示卡開箱
因應這一波NVIDIA發表GeForce RTX 30系列,各板卡廠商也早已拿出對應產品,其中,技嘉同樣針對RTX 30系列推出兩種版本,一是AORUS產品線、二是GIGABYTE產品線,小編這次也先收到了GIGABYTE RTX 3080 GAMING OC 10G這張顯示卡,除了在外觀上相對於AORUS的高調設計有些區別外,在整體的線條設計部分似乎也比過往的GIGABYTE產品線顯示卡更加活潑些。 這次在視覺設計方面,GIGABYTE跳脫以往單純的線條,改走非對稱式的外觀,同時放上大量的稜線線條設計,整體比以往的GIGABYTE顯示卡更加高調些,這點小編私心覺得視覺上來說還不錯!另外,在RGB過度氾濫的當前,越來越多版卡廠開始回歸簡潔,這次在RGB燈效部分全卡片僅顯示卡上方印有GIGABYTE字樣處會對應RGB燈效,簡單的設計勢必會吸引許多玩家的目光。 GIGABYTE RTX 3080這張顯示卡採用的仍是傳統三風扇設計,並未跟隨NV官方的推拉雙風扇設計,而這次的技嘉風之力3X三風扇散熱系統也做了強化,搭載兩根9cm和1跟8cm的獨特刀鋒導流造型風扇,同時也維持技嘉近年來力推的正逆轉功能,藉由左右兩側逆時針、中間風扇順時針的設計,減少顯示卡周圍的擾流可能。另外,內部也搭載7根高效能純銅熱導管、大銅片直接接觸GPU進行導熱,另外也有搭配風扇停轉功能和Screen cooling等散熱技術強化解熱能力。 實際上機前先幫大家複習一下GIGABYTE RTX 3080的基本規格,首先它的基礎時脈為1440 MHz,這點和官方FE版差不多,不過在動態時脈部分GIGABYTE拉高到1800 MHz之多,在最極限的測試環境下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效能表現。另外,記憶體部分搭載10GB GDDR6X記憶體,頻寬為320-bit,CUDA核心數達8704顆。 GIGABYTE RTX 3080從測試結果來看,基本對應著RTX 3080該有的效能水平,同時因為動態時脈更高一點的關係,所以在對應部分遊戲或是高壓環境中能夠多發揮些效能,尤其以遊戲來說,4K高解析度畫面下,平均所有遊戲都能達到66 FPS以上算是不錯的標準,基本想要在高畫質中玩遊戲是絕對ok的。 總結來說,這次 GIGABYTE RTX 3080視覺上有了新的設計,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跳脫出以往技嘉顯示卡的基本線條設計,這次的設計更加活潑些。而在內部的規劃中,著名的風之力依然保留了下來,同時也搭配許多包含大面積銅板、停轉設計、或是Screen cooling等散熱設計,目的自然是為了能夠穩定這次效能較前一代大突破的RTX 3080效能。 玩家們如果本身就已經是GIGABYTE粉、又不想一次把所有預算都砸在更高階的RTX 3090的話,GIGABYTE RTX 3080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升級選擇。 (1) (2) (3) (4) (5) (6) (7) (8) (9) (本篇) (10) (11) (12) (13)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TX 3080效能PK、對決Radeon RX 5000系列顯示卡,期待Big Navi吧!
RTX 3080降世,不可避免的還是要跟其他顯示卡對決一下,先前已經,從各方面來說都可以理解到是輾壓前一代顯示卡的,接下來自然就要輪到對手目前的Radeon RX 5000系列部分囉!話先說在前頭,接下來10月底之後還會有更高階的Big Navi系列顯示卡,屆時才可以說是RTX 30系列真正的比較對象。(畢竟新產品理論上都會比舊世代強嘛~) 言歸正傳,目前Radeon RX 5000系列中的代表有RX 5700 XT、RX 5700和RX 5600 XT三種作為主流代表,小編本文中也將單純以這三張顯示卡在基本效能和遊戲效能表現來做為簡單對比的對象。至於再往下的其他版本、甚至是上世代的RX 500系列版本,我們就別比了~如果您還在使用RX 500系列或是RX 5600 XT以下的玩家,建議如果有錢升級、又不一定要選AMD產品的話,是可以考慮衝一波RTX 3080,抑或是等後續的RTX 3070和Big Navi系列等等。至於如果非AMD不升的話,那就一樣先等Big Navi出來以後再說吧! 這次的比較方法和先前的RTX 20系列邏輯相同,先藉由3DMark數據比較理論效能差距,後續再輔以實際遊戲在不同解析度下的平均FPS來比較,方便讓玩家當作參考。不過這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RX 5000系列並不支援光追模式的Port Royal,因此在圖表中就不特別列出了,有興趣了解RTX 3080在光追效果下的效能提升幅度可以參考先前對決RTX 20系列的測試報告。 以下就先附上這次測試平台規格了: ◆CPU:Intel Core i9-10900KF ◆MB: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RAM:G.SKILL Trident Z Royal 3600 8GB x2 ◆SSD:CORSAIR MP600 2TB ◆Power:Thermaltake Tough Power XT Platinum 1275W ◆Driver: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456.16 ◆OS:Windows 10 Pro 1903 從途中我們可以發現RTX 3080在效能上是贏過RX 5700 XT的(其他以下的自然就不用多說了吧!),至於實際效能提升了多少,我們以Time Spy模式下,RTX 3080 vs. RX 5700 XT這點來看,效能漲幅大約來到41%,Fire Strike模式下也是大約有26%的提升,這意味著在DX12架構下的遊戲,RTX 3080能提供更高的效能漲幅。而當測試環境拉高到Extreme系列或是Fire Strike Ultra模式下以後,也會進一步發現兩者效能的差距,例如Time Spy Extreme模式下,RTX 3080的效能漲幅落差在47%、Fire Strike Ultra下漲幅則是來到41%,漲幅對比原先的基礎環境測試又更明顯,畢竟在高解析度測試環境下才能真正體現RTX 3080的高效能。 另外在遊戲表現方面,同樣的結果也可以在此獲得印證,首先是FHD解析度部分,可以看到雖然在部分新遊戲如《地平線:期待黎明》下,RTX 3080能帶來非常明顯的FPS提升(約45 FPS),不過其他遊戲下的提升幅度就比較小了。 然而到了2K解析度以後,就會看到RTX 3080在各類遊戲都有帶來明顯提升,甚至在《虹彩六號》中都能帶出100 FPS以上的差距,《地平線:期待黎明》甚至出現50 FPS的提升呢!鏡頭轉到4K解析度後,就會真正發現RTX 380對比前世代產品之間的效能差距,4K解析度下依然在《虹彩六號》中超越對手100 FPS以上,而其他如《地平線:期待黎明》更是達到兩倍的FPS提升,其他遊戲則是都有20 FPS以上的提升,種種跡象來看都可以驗證高解析度才是RTX 3080的主戰場。 快速總結一下,這次RTX 3080基本上對應到目前為止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其真正的效能表現,主要還是集中在2K以上的高解析度環境,如果目前還是以FHD解析度為主的玩家,其實認真不太需要特別衝到RTX 3080,除非對於光追的視覺效果有憧憬,那就可以搭配RTX 3080的光追效果在FHD解析度下最大化發揮功效。 而以AMD玩家來說,如果本身並沒有特別非A不可、現在又非常希望能順便升級一波電腦的話,RTX 3080以其價格來說確實會是個不錯的升級。但如果玩家是AMD鐵粉的話,那麼建議就還是再等等看Big Navi系列顯示卡的效能表現吧! (1) (2) (3) (4) (5) (6) (7) (8) (本篇) (9) (10) (11) (12) (13)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RTX 3080 vs. RTX 20系列!效能到底差多少? Ft. 一拖拉庫的RTX 20顯示卡
上一篇文章小編帶大家了解了NV最新的,但想必對於現階段的玩家來說,最希望知道的還是這一波NV 30系列顯示卡和前一代RTX 20系列顯示卡之間的效能差異在哪吧! 這次小編特別找了RTX 20全系列六張顯示卡:RTX 2060、RTX 2060 SUPER、RTX 2070、RTX 20770 SUPER、RTX 2080和RTX 2080 SUPER,並且分別以3DMark常見的遊戲來幫大家快速測試。 雖說RTX 3080在先前的測試中,能達到4K@60Hz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當前最強顯示卡無誤,我們先撇開怪獸RTX 3090啦XD!(畢竟這堪稱都能達到8K電競老天鵝了~),但老黃當初也有說,RTX 3080的效能足夠和上代的RTX 2080 SUPER甚至RTX 2080 Ti披敵,但實際上的效能對比到底如何?多餘的話就不多說了。以下先附上測試平台規格然後就直接看效能對比吧! ◆CPU:Intel Core i9-10900KF ◆MB:ROG MAXIMUS XII FORMULA Z490 ◆RAM:G.SKILL Trident Z Royal 3600 8GB x2 ◆SSD:CORSAIR MP600 2TB ◆Power:Thermaltake Tough Power XT Platinum 1275W ◆Driver: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 456.16 ◆OS:Windows 10 Pro 1903 由於這次要比較的顯示卡數量較多,為了避免大家閱讀數據困難,小編將Time Spy、Time Spy Extreme和Port Royal做一對照表,Fire Strike系列做一對照表給大家當作比較參考。 首先先來看看Time Spy這組對照,作為新一代遊戲架構選擇,以DX12為主的Time Spy最常被用來當作顯示卡效能評斷的依據。從數據中可知,RTX 3080在Time Spy中獲得16507分、Time Spy Extreme模式中則是獲得8358分,我們先從這兩種模式來聊聊吧!首先Time Spy系列分數對照,第二名的RTX 2080 SUPER獲得11928分,相較之下RTX 3080帶來約28%的提升,這點和原先老黃的說法大致上是相同的,另外如果再拿來和RTX 2080對比的話,效能提升則是來到32%,同樣也有明顯提升。另外,相較於最入門的RTX 2060,RTX 3080帶來的效能提升來到52%之多。 RTX 3080對比RTX 20系列Time Spy模式效能提升幅度: ■對比RTX 2080 SUPER:28% ■對比RTX 2080:32% ■對比RTX 2070 SUPER:38% ■對比RTX 2070:42% ■對比RTX 2060 SUPER:45% ■對比RTX 2060:52% 接著再來看到Time Spy Extreme的部分,RTX 3080在這部分獲得8358分,小編同樣以對照的方式提供給玩家做對比參考。 RTX 3080對比RTX 20系列Time Spy Extreme模式效能提升幅度: ■對比RTX 2080 SUPER:34% ■對比RTX 2080:37% ■對比RTX 2070 SUPER:42% ■對比RTX 2070:45% ■對比RTX 2060 SUPER:48% ■對比RTX 2060:55% 從上面的對照中玩家可以發現,RTX 3080相較於各顯示卡之間的差距明顯比Time Spy模式中差距更大,由此可見RTX 3080真正要發揮效能提升(升級)的價值在於高解析度環境,也就是說,除非玩家的遊戲環境都是在2K、4K以上解析度遊玩,否則的話其實升級至RTX 3080在FHD解析度下並不會帶來特別明顯的差距。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在Port Royal這項測試中,由於NV這次導入了新一代的RT Core和Tensor Core核心,因此對比先前的光追效果將有明顯的效能提升,以Port Royal數據上來說,RTX 3080獲得11437的總分,以下提供對照表給大家參考RTX 3080對比各顯示卡在Port Royal模式中的效能提升幅度。 同樣地,我們也來看看Fire Strike系列的測試結果,這邊小編就不特別囉嗦一個一個說明數字了XD!直接上表給大家看看不同模式下,RTX 3080對比下來的效能提升幅度(%)。 看數據或許比較無感,不然直接幫玩家整理遊戲平均FPS的測試數據結果吧!都是常見的遊戲軟體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直接看圖說故事! 從數據中可以發現,FHD解析度下各遊戲在RTX 3080的效能在多數遊戲下其實和現有的RTX 2080 SUPER差不多,不過當環境來到2K和4K這類高壓環境後,就會明顯看到呦是,尤其RTX 3080在這次測試的幾款遊戲中,4K解析度開下去以後也還有70 FPS以上,在多數情況下都是RTX 2080 SUPER的兩倍(《虹彩》極限最佳化除外XD!),甚至逼近100 FPS的效能,玩家如果想要打造4K高效能遊戲體驗的話,升級RTX 3080絕對足夠應付。 總結來說,RTX 3080鎖定的目標最主要還是對於高解析度遊戲體驗有嚮往的玩家,尤其是4K解析度更是如此,不過這時候問題也來了,RTX 3080的高效能是無庸置疑的,然而現階段遊戲玩家普遍追求高FPS的前提下,還有額外的更螢幕更新率需要對應,也就是說,以目前4K和2K解析度螢幕普遍僅具備144Hz螢幕更新率的前提下,想要讓原先已經習慣240Hz更新率的玩家退而求其次回到144Hz的生活,只能說由奢入儉難。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以老黃信仰這點來說,RTX 3080都再再顯示了新一代架構下,高畫質電競遊戲的可能,想要打造高畫質遊戲的玩家可以考慮。 (1) (2) (3) (4) (5) (6) (7) (本篇) (8) (9) (10) (11) (12) (13)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